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的彭于晏突然带着“暴瘦”的话题上了热搜,点进去只看到了一张瘦到发黄、胡子拉碴、毫无血色的脸。
然而这其实是彭于晏为了拍摄新电影而减肥瘦身导致的,为了使自身外形更贴近戏里人物的人设,彭于晏已经连续一个月只进食蔬菜,饿的时候甚至开始拿彩椒当成零食来解馋。
从硬汉变为面黄肌瘦邋遢到没边的小透明,这已经不是彭于晏第一次为了一部戏的角色彻头彻尾地改变自身外在条件。
早年彭于晏还没有这么大名气的时候,是这样定义自己的:“我就是没有才华,所以才用命拼。”
小时候的他可不像现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胖子,身高不高,长得还胖,身体素质也差,常与哮喘为伴,一旦病情发作,差点连医院也救不回来。
他的毛病棘手到医生都想要放弃:“你们换家医院试试吧,我们这里实在救不了他。”
同龄的孩子最喜欢吃的、喝的、玩的,他都要全部戒掉。长此以往,终于长成了身高一米八、身材匀称的帅小伙。
因为外表形象看起来阳光健康,彭于晏顺利进入了演艺圈,有幸接拍了几部偶像剧。
此时的彭于晏不仅钱还没赚到多少,还因为合同纠纷欠下了几千万的债务,窘迫到需要靠家人接济来过日子,而他身边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出道的朋友们都陆陆续续大红大紫起来。
出道6年却还是接不到戏拍,彭于晏总是夜不能寐,这时候导演林育贤找到了他,问他愿不愿意拍《翻滚吧阿信》。
由于这一角色是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拍摄难度系数较大,已经被不少男星婉拒了。
去扮演一名专业运动员本就不易,要学习高难度动作,每天持续十个小时,强度大危险系数也高,小刮小蹭在所难免。
而且导演提出要用替身演员拍摄特定镜头的想法还被彭于晏主动拒绝了:“要么就不接,接了就要演就要练。如果别人能做了,那还要我来演什么?”如果人生只有一次机会,就一定要拼尽全力。
《翻滚吧阿信》最终呈现出来的影视效果让观众大跌眼镜,仿佛彭于晏真的和阿信本尊合为一体。这部电影让他顺利夺得了金马奖的影帝奖杯,从此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大荧幕里。
彭于晏先后在《激战》、《湄公河行动》的表现越来越亮眼,完成了从小鲜肉进化为硬汉的全过程。
想要演好一部戏,就要把戏做好不能敷衍。每一个新角色都当成自己的最后一个角色来演,一样付出努力和汗水,这是演员的职责所在。
当时王宝强的母亲就特别想让儿子把戏约接下来,家里一直过惯了苦日子,第一次有这样的大饼送上门,心动很正常。
但这巨款对王宝强来说根本不及他那期许多年的电影梦重要。
从8岁开始,他就被电影里的武打镜头深深吸引了。如果有一天,自己也是那大荧幕里的比划着拳脚的武术明星,那该多好。
出了少林寺北上进入剧组打拼,他只是一名平平无奇群众演员,有需要的时候听从指令上场,其余时间等候待命。
暂且不说伙食有多差,生活的地方肮脏不已,常有老鼠害虫来到门前作客。
王宝强日复一日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闷头拍戏,演盲人阿炳为了凸出眼瞎的特征,吃饭时得闭上眼睛用手抓着一口一口往嘴巴里送。
有的时候也会伴随着危险,就拿拍《盲井》来说,王宝强需要下到真正的矿井里去,而这口井随时都有可能坍塌。
这时候他所想的依然和最初走上演员之路时一样,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员大多都有自信有能力去拿那些高片酬,而他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出身,也只是遇上了对的时间点火了。
现在人是红了,但要时刻反思,不能被眼前的利益牵着鼻子走。
无法轻易改变他人的想法,至少要自律。
世人皆贪恋带来物质的快感,从而躲避自律带来的孤独。
自律一开始虽是痛苦煎熬的过程,而当节制形成习惯,一定都会迎来最想要的结果。
把自律当成一种完善自我的过程并享受其中,长此以往,人生才是长久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