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 会有后遗症吗?该如何调养?

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 会有后遗症吗?该如何调养?

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余昌平观察到,4月中旬感染的新冠病人,还是以“首阳”为主;现在,“二阳”多了起来,“慢慢随着时间推移,人体内的抗体减少,二次感染会更多出现”。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估测,全国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这主要发生在2023年2月之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二阳”患者感染的毒株已有变化。年初国内主要流行株为BA.5。2022年9月26日—2023年1月23日,BA.5.2占比在70%以上,另一BA.5衍生亚型BF.7占比23.4%。而引发新一波感染的,则是奥密克戎株亚型XBB。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在5月15日到5月21日采集的病毒序列中,XBB在本土病例中的占比已达91.9%,在输入病例中占比则达95.2%。

“人群在感染BA.5后,再感染XBB的几率仍然较高。”钟南山提醒。

钟南山在5月15日出席一场公开活动时指出,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体内产生的抗体能在4个-6个月内发挥保护作用,如果面对的是XBB变异株,保护力可能会减弱。“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上述结论是基于相关实验室和新加坡地区的真实世界研究作出的。来自葡萄牙和新加坡的两项研究还显示,接种过疫苗后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产生的保护期会略长一些,为6个-8个月。但是,其预防XBB毒株的比率不高,仅为20%-40%。

XBB成为主要流行株,与全球及中国周边地区和国家是一致的。陈操预测,“随着输入的变异株毒株的不断增加,还有国内人群的抗体水平的不断衰减,近期感染XBB变异株的病例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对此,王丽萍说,“全国整个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平稳可控的。”虽然4月下旬以来就诊的患者有所增加,但是整体感染量远远低于上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时的发热门诊就诊量。患者绝大部分还是轻症。

广州疾控中心在5月25日称,当地新冠疫情在经历“五一”前后的小幅上升后,近期稍有回落。

上海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则在5月29日依据自身门诊情况分析,“新冠阳性来看病的人维持在一个数量级,不再怎么变化。”

一次重症比多次感染更严重

上海、武汉、南京等地临床一线医生的感受是,这波感染潮中,重症患者与2022年底新冠重症高峰滞后于感染高峰的情况会接近。

尽管奥密克戎毒株的毒力较前有所减轻,但它仍然是一种比流感更危险的传染病。

重症患者并非刚刚感染就表现出来,而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才发展为重症。胡洋近几天接诊了数位新冠重症病人,“很多都是实在熬不住了才来医院的,其中有两个到了医院发热门诊刚住下来就出现了脑梗并发症”。

转化为重症的新冠阳性病人,主要是高龄、有基础病的。余昌平接诊的重症患者,不少都已八九十岁。

这样的病人,一旦感染新冠转化为重症,无论“首阳”“二阳”,病情都会很严重。余昌平说,70岁以上的老人,无论第几次感染,都挺危险。

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一位70多岁的患者已经同时用上了人工肺ECMO和血液净化治疗装置CRRT。“挺难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贾凌告诉《财经·大健康》,幸好药物和吸呼机、供氧设备等准备充足,有需要的患者都能用上,“很有希望”。

理论上,“二阳”会比首阳症状更轻。原因是,此前的大规模感染已形成免疫屏障,加上变异株毒力的衰减,对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都是轻微症状,感染后恢复时间缩短,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医疗干预。

但是,疾控人员和医生们都强调,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老年人,一位医生透露,他接诊的病人中,有人已经低烧十多天才入院,入院就是重症,这种情况尤其要警惕。

另外,因为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发热,还应关注是否有其他症状、是否有密切接触史等。特别已经“阳”过的高风险人群,不掉以轻心。

“重症患者中,首阳和二阳的没有区别。”余昌平告诉《财经·大健康》,“一次重症肺炎对身体的伤害,可能比几次轻症都要大。”

余昌平本人也曾经历两次感染,第一次发展为重症肺炎,住院40天才治好;第二次只是低烧,两三天就好转了。他感觉,第一次感染后,体力明显受到了影响,第二次则没有。

余昌平表示,没有“感染次数越多对身体影响越大”的现象,更不存在“阳了八次就会死”的说法,这些传闻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对没有基础病、免疫力正常的青壮年而言,如果只是轻症,“多次感染新冠和多次感染流感差不多”。

至于人们的另一项担忧——长新冠,中国的医生们也开始关注。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新冠”是指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依然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包括疲劳、呼吸急促、胸痛、味觉嗅觉丧失等。约6%的新冠有症状感染发展出“长新冠”。

余昌平注意到,“长新冠”患者的主要表现,是体力下降、精神不振、乏力等,一些重症患者受损的器官或者留下损伤或需要一定时间恢复,但多数人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器官或组织损伤,“主要还是不能发展成重症,轻症肺炎也是可以恢复的”。

能买到口服新冠药了,要吃吗?

防重症,可能仍是本轮疫情当下的主题。

一位重症医学科医生告诉《财经·大健康》,本轮发展为重症的几乎都是高龄老人,救治难度很大,“不像去年,有些年轻人重症的,能抢救回来”。

对免疫力低下、老年群体、有其他基础病等人群,钟南山的提示是,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就要及时地给予药物治疗。

会有后遗症吗?

二阳患者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病情较轻,积极配合治疗,且个体素质较好,则恢复较好,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或者治疗不及时,或者个体素质较差,则可能留下后遗症。

我们都知道睡眠充足、适量的运动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但是不能忽视对于“蛋白质”的摄入。人体三大营养素是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其中蛋白质更是占据了固体蛋白质的70%。所以日常饮食中要搭配鸡蛋、牛奶、肉类等的摄入,保证人体所需蛋白质的量。

维生素C对于人体免疫力有积极的作用,能促进抗体的形成。感染新冠,人体会有多种炎症,并消耗掉人体中的维生素C,所以补充维生素C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还能激活免疫反应,抵抗病毒,对于“二阳”的人恢复身体具有积极作用。维生素C主要来源是新鲜水果和水果。但是饮食上还需禁吃生冷、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肠胃不适。

XBB占比超90%二阳疫情还将持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余昌平观察到,4月中旬感染的新冠病人,还是以“首阳”为主;现在,“二阳”多了起来,“慢慢随着时间推移,人体内的抗体减少,二次感染会更多出现”。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估测,全国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这主要发生在2023年2月之前,

“二阳”患者感染的毒株已有变化。年初国内主要流行株为BA.5。2022年9月26日—2023年1月23日,BA.5.2占比在70%以上,另一BA.5衍生亚型BF.7占比23.4%。而引发新一波感染的,则是奥密克戎株亚型XBB。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在5月15日到5月21日采集的病毒序列中,XBB在本土病例中的占比已达91.9%,在输入病例中占比则达95.2%。

“人群在感染BA.5后,再感染XBB的几率仍然较高。”钟南山提醒。

钟南山在5月15日出席一场公开活动时指出,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体内产生的抗体能在4个-6个月内发挥保护作用,如果面对的是XBB变异株,保护力可能会减弱。“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上述结论是基于相关实验室和新加坡地区的真实世界研究作出的。来自葡萄牙和新加坡的两项研究还显示,接种过疫苗后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产生的保护期会略长一些,为6个-8个月。但是,其预防XBB毒株的比率不高,仅为20%-40%。

XBB成为主要流行株,与全球及中国周边地区和国家是一致的。陈操预测,“随着输入的变异株毒株的不断增加,还有国内人群的抗体水平的不断衰减,近期感染XBB变异株的病例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对此,王丽萍说,“全国整个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平稳可控的。”虽然4月下旬以来就诊的患者有所增加,但是整体感染量远远低于上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时的发热门诊就诊量。患者绝大部分还是轻症。

广州疾控中心在5月25日称,当地新冠疫情在经历“五一”前后的小幅上升后,近期稍有回落。

上海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则在5月29日依据自身门诊情况分析,“新冠阳性来看病的人维持在一个数量级,不再怎么变化。”

一次重症比多次感染更严重

上海、武汉、南京等地临床一线医生的感受是,这波感染潮中,重症患者与2022年底新冠重症高峰滞后于感染高峰的情况会接近。

尽管奥密克戎毒株的毒力较前有所减轻,但它仍然是一种比流感更危险的传染病。

重症患者并非刚刚感染就表现出来,而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才发展为重症。胡洋近几天接诊了数位新冠重症病人,“很多都是实在熬不住了才来医院的,其中有两个到了医院发热门诊刚住下来就出现了脑梗并发症”。

转化为重症的新冠阳性病人,主要是高龄、有基础病的。余昌平接诊的重症患者,不少都已八九十岁。

这样的病人,一旦感染新冠转化为重症,无论“首阳”“二阳”,病情都会很严重。余昌平说,70岁以上的老人,无论第几次感染,都挺危险。

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一位70多岁的患者已经同时用上了人工肺ECMO和血液净化治疗装置CRRT。“挺难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贾凌告诉《财经·大健康》,幸好药物和吸呼机、供氧设备等准备充足,有需要的患者都能用上,“很有希望”。

理论上,“二阳”会比首阳症状更轻。原因是,此前的大规模感染已形成免疫屏障,加上变异株毒力的衰减,对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都是轻微症状,感染后恢复时间缩短,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医疗干预。

但是,疾控人员和医生们都强调,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老年人,一位医生透露,他接诊的病人中,有人已经低烧十多天才入院,入院就是重症,这种情况尤其要警惕。

另外,因为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发热,还应关注是否有其他症状、是否有密切接触史等。特别已经“阳”过的高风险人群,不掉以轻心。

“重症患者中,首阳和二阳的没有区别。”余昌平告诉《财经·大健康》,“一次重症肺炎对身体的伤害,可能比几次轻症都要大。”

余昌平本人也曾经历两次感染,第一次发展为重症肺炎,住院40天才治好;第二次只是低烧,两三天就好转了。他感觉,第一次感染后,体力明显受到了影响,第二次则没有。

余昌平表示,没有“感染次数越多对身体影响越大”的现象,更不存在“阳了八次就会死”的说法,这些传闻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对没有基础病、免疫力正常的青壮年而言,如果只是轻症,“多次感染新冠和多次感染流感差不多”。

至于人们的另一项担忧——长新冠,中国的医生们也开始关注。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新冠”是指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依然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包括疲劳、呼吸急促、胸痛、味觉嗅觉丧失等。约6%的新冠有症状感染发展出“长新冠”。

余昌平注意到,“长新冠”患者的主要表现,是体力下降、精神不振、乏力等,一些重症患者受损的器官或者留下损伤或需要一定时间恢复,但多数人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器官或组织损伤,“主要还是不能发展成重症,轻症肺炎也是可以恢复的”。

能买到口服新冠药了,要吃吗?

防重症,可能仍是本轮疫情当下的主题。

一位重症医学科医生告诉《财经·大健康》,本轮发展为重症的几乎都是高龄老人,救治难度很大,“不像去年,有些年轻人重症的,能抢救回来”。

对免疫力低下、老年群体、有其他基础病等人群,钟南山的提示是,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就要及时地给予药物治疗。

会有后遗症吗?

二阳患者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病情较轻,积极配合治疗,且个体素质较好,则恢复较好,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或者治疗不及时,或者个体素质较差,则可能留下后遗症。

我们都知道睡眠充足、适量的运动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但是不能忽视对于“蛋白质”的摄入。人体三大营养素是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其中蛋白质更是占据了固体蛋白质的70%。所以日常饮食中要搭配鸡蛋、牛奶、肉类等的摄入,保证人体所需蛋白质的量。

维生素C对于人体免疫力有积极的作用,能促进抗体的形成。感染新冠,人体会有多种炎症,并消耗掉人体中的维生素C,所以补充维生素C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还能激活免疫反应,抵抗病毒,对于“二阳”的人恢复身体具有积极作用。维生素C主要来源是新鲜水果和水果。但是饮食上还需禁吃生冷、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肠胃不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