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被刘邦誉为“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汉朝建议后,张良有感政权日益稳固,于是提出辞呈,刘邦答应了。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首席军师,在民间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美名,可是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却不肯放走刘伯温,最后不得善终。
当然,“一个好汉三个帮”,开国皇帝能成事,身边人的本事也很重要。比如汉高祖刘邦有“萧何、韩信、张良”这三大臂膀,也正因为这三大人才的鼎力相助,刘邦才能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打败强大的项羽,开创西汉的百年基业。以至于四海升平后,有人问刘邦取天下的秘诀,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不绝于粮道,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克,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由此可见,西汉三杰对刘邦、乃至汉朝的重要性。
人才的重要性对于几千年后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来说,同样重要。徐达常遇春这些一个赛一个能打的将领就不多说,能掐会算的刘伯温对朱元璋来说那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甚至后世还给出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评价,可见老刘在那个年代是多么无敌的存在。然而唏嘘的是,同样都是能神机妙算的人物,为什么刘邦能放了张良,朱元璋却不放刘伯温呢?
首先来看刘邦。刘邦其实说实话,不怎么杀功臣(个别自己作死的除外),他杀的是影响汉朝稳定的异性王(比如韩信,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要反);而且张良自己也不是一般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情商高。
首先他没有要太高的爵位和赏赐,而是要了一小块地作为赏赐,这块地也不是别的地方,正是当初他和刘邦相遇的地方,可见他这个人,念旧。而一般念旧的人,大多是不会造反的。虽然张良颇有才能,但是影响力却很小,因为在跟随刘邦的日子里,他与其他同僚很少有交情,也就是说,在朝堂上没有党羽。
再者张良保了吕后的儿子刘盈,这等于有了一个大靠山,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才是真正的为大汉朝考虑,就单凭这一点,刘邦就不会杀他(再说即便想杀,来自吕后的压力恐怕也不是一般的大)。
再看看明朝,朱元璋杀功臣这个事,似乎已经成了事实,尤其是太子朱标死了以后,朱元璋怕朱允炆这个嫩皇帝镇不住这帮老臣,所以只能大杀特杀了。往更深层次来说,刘伯温不仅仅是一个人,它代表的是浙东集团,这和朱元璋自己的集团-淮西集团,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对立面的。朱元璋自己内心呢,也是偏向淮西集团的,这从建国后,封李善长为第一功臣就能看出来,而刘伯温这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打下了半壁江山,还设计了皇宫和南京城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只封了个“诚意伯”。
其实,在朱元璋的阵营里,没有真正的“张子房”,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刘伯温等人的才能低,而是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位顶级谋士,对当时的天下大势洞若观火,这一点朱元璋比刘邦要强些。《明史》有记载,张士诚围攻安丰时,刘伯温建议不要救援,可是朱元璋没有听从,还是亲率大军。虽然过程有些凶险,可是收获却相当大。
朱元璋打天下常常是自己运筹帷幄,他这样评价刘伯温,“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对刘伯温提出的建议,朱元璋都要过滤一下。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名单可以看出,文臣谋士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军功赫赫的战将。当时同一天封的是六公二十八侯,刘伯温的诚意伯是后来加封的,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
更尴尬的是,刘伯温点评“不堪为相”的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后来都官至宰相。刘伯温的死与胡惟庸党争有关,他欲退却不能,以当时朱元璋对大臣的监控手段,说朱元璋不知情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刘伯温的去世与朱元璋的纵容也有一定关系。
另外,需要重申的是,张良与刘伯温不同。张良作为历代人物眼中“青云之士”以及道家入世出世思想典范,这一点从张良两个儿子的名字中可以参考;刘伯温代表的不仅仅是本身一支,更代表着背后的浙东集体。
我们都知道,已经成为皇帝的刘邦,注定已经不是当时那个一穷二白的傻小子了,张良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从他的做法上,我们也能知道张良是很了解刘邦的,知道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而刘邦同样能了解张良的意图是什么,毕竟这是多年以来所建立的默契,这种君臣之间的默契就好比是曹操和荀彧,虽然这俩人最后的结局也很遗憾,但是这种默契和信任却是朱元璋和刘伯温所没有的,因此刘邦能放过张良,而朱元璋就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