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是什么?怎么制作?

豆豉是什么?怎么制作?

请指点,谢谢

考豆豉的来历,可能是吾国最早的加工食品和调料了。早在西汉前期,就记载了豆豉的大名。说豆豉:"蘖面盐豉千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麴制有盐的豆豉百升,这里答同合,古制:十合为一升.<释名>上说:"豉,嗜也.五味调和须之而成,乃可甘嗜也.故齐人谓豉声为嗜".<释名>简略地解释了豆豉的功能,那就是做调味品,必须有豆豉五味方可调和成美味,看来,豆豉在古代的烹调上功莫大焉.<释名>还谈到西汉齐地的人民把"豉"的发音念成"嗜",至今四川话里,豉也是这样发音的.古代歌谣唱道:"美豉出鲁门",<楚辞.招魂>:"大苦酸咸,辛甘行"指的就是豆豉,由此,至少在战国时期的齐,楚,豆豉已经问世了,所以我想,豆豉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调味品.东晋<豫章烈士传>(愚按:豫章,豫章郡,今江西以南昌为中心的地区.<豫章烈士传>今已佚)说:"羊茂为东郡太守(愚按:羊茂为三国时魏人,东郡是两汉郡名,治所屡迁,最早在河南濮阳),出界买盐豉.",就是说,羊茂先生的饮食是离不开豆豉的,为了豆豉,贵为一郡之守,不是派人去外地采购豆豉,而是亲自到东郡以外的地方去买豆豉.中原地区,除了齐鲁以外,经过东汉末年的战乱,豆豉的制作已经式微了,要不然羊茂怎么会到外地去买豆豉?<郭子>(愚按:<郭子>是晋人郭澄之撰,今存清辑本一卷)上有个有趣的故事,故事说,西晋的官员王武子家有数斗羊酪,向从松江华亭(今上海附近)来的文人陆机夸示说:"你们东吴有什么好东西能比这个?"陆机不屑地给他打回去,说:"千里莼羹,未下盐豉!",意思是说,你那羊酪算什么?能比我们江南的莼菜汤加盐豆豉么?我要是活在那时侯,肯定站在陆大秀才一边.因为我在美国十多年都不习惯于老美的牛酪,更是对毵味扑鼻的羊酪敬而远之.西晋张华<博物志>说:"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急燥,以油麻蒸迄复暴,三过乃止,然后细捣椒屑筛下,随多少合投之."博物学家张华在这里向读者介绍了非中原某地人民的一种豆豉制作法,以醋来浸泡豆子,经过暴晒,干后再用油和芝麻反复处理,最后随意撒上花椒粉.从上面所引的文献可以知道,古代豆豉多为加盐的盐豆豉,现在还有一种不加盐的豆豉,称为"淡豉",淡豆豉也是一味中药.传统的豆豉做法是把豆子泡软以后蒸熟,再发酵而成.但这只是基本工序,实际上的豆豉还在各地有许多变种,从楚辞对豆豉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豆豉里还加了姜等辛味调料.张华提到的外地豆豉里加了花椒.现在豆豉依然是中国著名的调味品,各地都产,尤以南方所产为佳.现代很多菜肴都有豆豉调和其中.粤菜和川菜可能是豆豉用得最广泛的菜系了,例如粤菜"豉油"什么的,什么"豉油炒空心菜",什么"豆豉鱼",什么"豆豉炒牡蛎";川菜的麻婆豆腐,回锅肉,川北凉粉,二姐兔丁都离不开豆豉的参与.这些调料用的豆豉都差不多,色黑,味咸略苦.说到这里,鄙人想告戒海外人士一句:千万别买新加坡<杨协成>的豆豉制品!我上过当,杨豆豉苦味太重,放在菜里,只会破坏菜肴的味道.如果海外中国店没有好的豆豉卖,建议买广东产的<豆豉鱼>,把鱼吃完后,使用里面剩下的豆豉,质量很好.近年来贵州老干妈的辣豆豉质量上乘,强烈推荐朋友们将其作为作料使用.豆豉在四川有三种:一曰豆豉;二曰砣砣豆豉;三曰水豆豉。
这三种豆豉里,鄙人最喜欢的是砣砣豆豉。
砣砣者,喻豆豉的外形也.此种豆豉做好后,被捏成直径约十公分的团子,被小贩运到市场上销售.此豆豉颜色为褐黄色,显示了不象黑色的经典豆豉那样经过了深发酵,里面主要添加了辣椒粉,花椒粉,大量的姜末,因此,此种豆豉十分刺激,也格外下饭.一般地,四川家常是把此种豆豉加上蒜苗(蒜苗后放)用油炒脆,十分可口,是早餐下稀饭的好佐菜.用此种豆豉炒腊肉也很香,其他还有佐炒豆腐干.另外一种水豆豉,大约也和砣砣豆豉制法类似,唯是含汁水,味道略同,也是四川早餐下稀饭的菜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