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热河狩猎时,蒙古王公为何建议康熙,将如意赐给胤禩?

《雍正王朝》:热河狩猎时,蒙古王公为何建议康熙,将如意赐给胤禩?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如意的剧情。

康熙在热河秋闱时,受到召见的蒙古王公,将一支金如意作为礼物准备敬献给太子胤礽。谁知康熙却将这件宝物扣了下来,并且在后来将其作为了一件赏物,计划奖励给在狩猎比赛中获胜的皇子,期间蒙古王公还主动改变初衷建议将如意赏给八阿哥胤禩。然而,弘历在康熙面前一番“惊艳”的表现,让康熙甚是欢喜,最终他也改变起初制定的规则,将这支如意奖励给了弘历。

而这支如意也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易主”过程中,其所承担的寓意也远远超过了“祝福”与“祝愿”,就此成为了各方势力角逐与关注的焦点的同时,也就此成为了康熙内心真实想法的映射。

一支如意,在各方看来,已经是“储君”身份的象征。康熙在热河秋闱期间,接见了前来朝拜的蒙古王公,而这些蒙古王公除了向康熙进献了诸多珍贵的礼物外,还为太子胤礽准备一份礼物,即这支金如意。

蒙古王公如此行事的目的也是非常的明确,太子胤礽的名分早定,除了是在刻意的讨好的胤礽外,实际上,也是要表现出对于康熙在立储问题的支持与认同。

然而,远在塞外不了解朝局的一众蒙古王公,此时并不明白,康熙皇帝对于太子胤礽有了诸多的不满,甚至说已经是颇为愤恨。

首先,胤礽虽然贵为皇太子,但是并没有在皇子之中树立足够的威信与威望,并且满朝文武大臣对其也是多有怨言,以至于大阿哥胤褆、八阿哥胤禩等人,纷纷建立其自己的政治集团,进而形成了皇子“夺嫡”的政治局面,直接影响到了朝局的稳定。

其次,尽管国库空虚的主要责任在于八阿哥胤禩借由职务之便邀买人心、广行便利,但是作为监国的太子胤礽对此也是难辞其咎,康熙对此本就是非常的不满。而在追比户部欠款期间,太子胤礽不仅是最大的债主,并且为了还债,不惜卖官鬻爵,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之后胤礽更是擅自抛出了分两年还清欠款的政策,让康熙想要借此解决国库积弊的想法彻底落空。这一切无不令康熙对太子胤礽是失望至极。

再次,刑部出现了“以钱买命”的荒唐案,对此太子胤礽或许并不知情,但是作为主管刑部的皇子,胤礽依旧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毕竟这与胤礽治下不严、用人不当是密切相关的。之后,八阿哥胤禩连夜诱审肖国兴,套出了关于太子胤礽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可想而知,这其中必然是有着诸多见不得人的不法行为。而当得知这些事情后,康熙用了一句“朕的这个儿子的病怕是很难好了”,以此来表明自己心中的愤恨与无奈。

然而,此时的康熙虽然并不打算就此将太子胤礽予以废黜,但是康熙仍要给胤礽一点警示和教训,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愤怒。

于是,康熙不仅将太子胤礽“隐藏”了起来,没有让他随同自己接见这些蒙古王公,同时,安排八阿哥胤禩代表自己赐宴蒙古王公,而在此之前,承接此项差事的都是太子胤礽。

更为关键的是,康熙将蒙古王公原本敬献给太子胤礽的金如意扣了下来,这更加表明了康熙对于胤礽的不满,甚至是对其“储君”身份的一种极度不认可,认为胤礽是不配享有这支如意,不配享有这份殊荣。

于是乎,康熙的这一举动,给了蒙古王公们以极大的错觉,认为这是康熙的一种暗示,毕竟在此之前,胤禩刚刚获封郡王爵位,这一次又顶替太子胤礽赐宴蒙古王公,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而此时的八阿哥胤禩也产生了极大的自我满足感,所以才会说出高祖努尔哈赤与康熙为古今“圣君”,借以暗示康熙要“传位于八子”这样的话,进而在蒙古王公层面,进一步的巩固舆论基础。

在这样的情况下,蒙古王公才会在皇子狩猎期间,建议康熙将这支金如意赏赐给八阿哥胤禩。

一方面,蒙古王公此前就是准备将这支金如意进献给原本是国家储君的太子胤礽,然而康熙的言行举动让众位蒙古王公看到了其对于太子胤礽的巨大不满,而与此同时,康熙却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八阿哥胤禩的喜爱,所以这些蒙古王公才会见风使舵似的建议康熙将宝物赏赐给八阿哥胤禩,意为可以籍此迎合康熙的意思,获得康熙的认可。

另一方面,此前蒙古王公都是向太子胤礽表达自己的诚意,而这一次是在太子胤礽没有被废黜的情况下,主动向八阿哥胤禩示好,为的也是提前给八阿哥胤禩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可最终的结果是,诸位蒙古王公错误的理解了康熙的意思,而八阿哥胤禩更加不知道,康熙此时对于他的愤恨甚至是超过了太子胤礽。

蒙古王公建议将如意赏赐给八阿哥胤禩,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康熙起驾热河并且安排八阿哥胤禩代其赐宴蒙古王公,可以说这是康熙最为欣赏与喜爱胤禩的时刻,之所以如此还是要鉴于胤禩在署理“刑部冤案”时候还算顾全大局的表现。

胤禩连夜审讯肖国兴,并且通过其掌握了太子胤礽为患朝廷的证据,可他却直接将肖国兴的供词呈交给了康熙,并且将所有事务就此交由康熙裁夺。

此举对于胤禩来说,起到的是“一箭双雕”的效果,即让康熙了解到太子胤礽的罪证,让康熙对其的厌恶又加重了一分,同时他如此顾全朝廷声望、顾全太子地位的做法,也赢得了康熙的赞同。于是康熙将其加封为廉郡王,这是康熙对于胤禩进行褒奖的同时,也是希望其能够继续保守太子胤礽的“秘密”。

然而,康熙对于胤禩的好感,伴随着一句“其心可诛”而变得荡然无存。

当然,这一切都源于康熙内心巨大的心理落差,原本以为胤禩是顾全大局、保全太子而如此的用心良苦,结果却是为了获取太子的罪证,不惜假借圣意进行诱审,可见胤禩完全是假仁假义,对于此,康熙是极度的反感和厌恶。

对于此,八阿哥胤禩可谓是全然不知,依然在狩猎场上将他的“假仁假义”表现了出来,所有捕获的猎物全部是活捉,而他的目的也就是给外界留下“仁德”的印象。对于此,蒙古王公算是“上当”了,他们对于胤禩的此举是称赞有加,并且鉴于康熙此前的表现,因而建议康熙将金如意赏赐给八阿哥胤禩。

可此时康熙的心中却是另一番的滋味。

在此之前,胤禩先是利用职务之便,大开方便之门,默许官员借取国库存银,致使国库亏空,这是用国家的资源,并且是置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来邀买人心。之后又出现了“诱审肖国兴”的一幕,企图骗取康熙的喜爱与信任。现如今,又一次用在狩猎场上的“假仁假义”来取得蒙古王公以及其他皇子的信服与支持,这样的举动康熙怎能不对其更加的反感与愤恨。

特别是蒙古王公建议将如意赏赐给八阿哥胤禩的时候,康熙更是看到八阿哥胤禩的一番挖空心思的钻营即将得逞,心中是更加的不悦。

然而,康熙如果此时贸然批驳,不仅是让自己的儿子下不了台,自己也将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无疑是在蒙古王公面前让朝廷颜面扫地,而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弘历的一番言论不仅是帮助康熙成功解围,更是直接对八阿哥胤禩进行的批判与打击,算是给予了康熙、给予了太子胤礽以及给予了雍正以莫大的支持。

弘历的语出惊人,为自己赢得了这支金如意,也为自己赢得了未来。狩猎场上,弘历毫无差错的说出了康熙狩猎的成果,说的康熙是心情极为舒畅。

一方面,弘历的说法不仅直接否定了蒙古王公将如意赏赐给八阿哥胤禩的建议,同时更是用祖制对于八阿哥胤禩“假仁假义”的行为予以了批判与驳斥,说出了康熙想说却又不方便说的话。

另一方面,弘历的言论对于八阿哥胤禩是一种极大的拆穿与打击,相对应的是,对于太子胤礽便是一种扶持和帮助,进而维系的是皇权统治的根基。

与此同时,弘历如此“惊艳”的表现,必然是为雍正加分不少,毕竟,康熙并不知道雍正请了哪位师傅来教导弘历,只知道弘历出色的表现是雍正的教子有方,对于雍正,康熙则也会更加的另眼相看。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将这支如意奖励给了弘历。

当然,康熙如此做的首要目的,还是对于弘历如此“惊艳”表现的一种奖励,并不代表着此时的他已经决定将弘历作为传位的考察范围,这个时候的胤礽依然是“国之储君”的唯一人选。

可康熙既已将如意赏赐给弘历,同时是希望此举将自己的心思含沙射影似的传递给太子胤礽。

一来,康熙希望太子胤礽明白八阿哥胤禩的手段与势力,并且有所警觉,还要懂得保护自己与对抗潜在的威胁,这是对于胤礽的教导。

二来,康熙将这支原本应该属于胤礽的如意拿了出来,本就是在警告胤礽,他的行为已经引得了康熙的不满,希望胤礽能够引以为戒,不断地改正、改善自己的行为。

三来,康熙可以将这支蒙古王公敬献给胤礽的如意,直接收回并转赐给弘历,这无疑也是在告诉胤礽,一件物件可以如此,那么太子之位同样可以,这也是对于胤礽的一种威胁与威慑。

四来,康熙此举也是在告诫胤礽,他并不是继位者的唯一人选,因此,胤礽要有危机意识,如若不然,那么胤礽此前的一切也将就此变得一无所有。

然而,胤礽对于康熙的这份“用心良苦”,并没有领会,相反,就在狩猎结束后的当晚,他与郑春华偷情就位康熙所撞见,而伴随着此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胤礽也被康熙废黜了皇太子之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