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是古人对于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猜测,只不过猜错了,所以没有“科学的定义”可以下,只能分析它的错误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然后,这类说法,就可以作为我们老祖宗萌萌的文化代表,予以赏玩了。
对了,虽然它是错误的,但因为历史上我们老祖宗曾经真诚地以为它就是对的,所以在我们的文化里影响非常大,至今也经常可见。比如我们会说,哎,我们五行缺钱啊。
金木水火土。
我曾经遇到一个小伙子叫“李雷”(我忘记问他韩梅梅在哪里了),他认真地跟我说(因为很多人都这么说),五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比如金,不仅仅是金属,也代表坚硬,还代笔规律。比如古人说,“金生水”,下雨之前,础润而雨。础就是石头,有坚硬之金性,就是这个道理。
我说解释也不对啊,金生水,这三个字并没有解释在什么条件下“生水”啊,你这个“下雨之前”的条件是自己另外加上去的啊。“生水”,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空气中本来就有的啊,为啥叫“生”。而且解释也不完整,因为有时候,下雨之前未必础润。
李雷不解释。又说五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嗯,如果你把一块土疙瘩,放进冰箱里,过一阵子拿出来,表面也会凝结水,这是否代表土疙瘩这时有了“金性”。
我说,这解释有问题,土疙瘩只是因为低温,产生了“础润而雨”的效应。难道低温就是金性吗?或者冰箱是金性加持器吗?这种金土之变换,究竟意味着什么?李雷又不解释了。
其实比如础润而雨这些现象,古人当然看到了,并且想知道为什么。但是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实证逻辑,对自然科学缺少深入探究,没有产生现代科学,比如不知道气压、湿度、饱和度、水蒸气凝结等等知识,他们也就只能从既有的五行概念去解释,导致出现了李雷所转述的这些错误想法。——在没有“科学答案”的时候,我们觉得那些看似有点道理的说法也是可以接受的。
古人把金木水火土当成了这个世界的基本组成。但我们今天知道它们并不是,这个分类法是相当粗糙无效的。甚至于一词多义的情况,既然经常混乱,就应该换一些说法,避免误会。语言的发展,让我们经常看不懂古人说的话,实际上是我们对于语言,也对自然理解越来越多的缘故。
比如古人说的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际上指铜。比如古书上说,“赐百金”,你可以别指望着穿越回去可以拿到一百斤的黄金,你只能拿到一百斤的铜(当然也不少了)。
比如说木,我们现在知道它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水,由氢、氧组成(当然还有其他各种液体)。土,主要硅酸盐等成分。火,其实是燃烧现象,如果把光也包括进来,那就是燃烧(物质化学反应)发光(电磁波)。
五行能下“科学的定义”吗?你把“五行”一分解,它就不存在啦。古人的错误,我们没有必要当做金科玉律,既要解释,更要批驳,如此,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