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博士自杀,一个人的悲剧、一个家庭的悲剧、一所大学教育的悲剧。试想,一个家庭把一个孩子培养到读博士,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孩子自己付出多少努力?人的生命有时很坚强但有时面对社会潜规则又十分脆弱。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悲痛的家庭损失了一位可望振兴家族的儿子,失去男友的女博士会回到北京继续自己的学业,过几年博导还是博导,学校还是学校。也许若干年后,这个故事可能会出现在某位作家的作品里,再次引发眼泪,悲伤,叹息,……
虽然是出身寒门,可他已经29岁、读到博士了,心理再脆弱,毕竟上了20多年学,一路拼杀,什么挫折没经历过?就不能用心理脆弱来说事了。
正如他生前女友所指出的“因被老师批评,感觉出国无望,学术无果而轻生”。导师对他各种“役使”做家务、洗车、陪逛街、挡酒这些事,也许他都能接受,而令他绝望的是在这里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这才是致命的,才让他走上绝路,这直接导致杨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
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要求换导师?对于导师来说学生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导师对自己所培养的硕士、博士有生杀大权,反抗是徒劳的。博士入学前是理想很丰满,入学后现实很骨感。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快三十了,无房无车无存款,要什么没什么,老家爸妈日益衰老还要出来打工,他不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而感觉愧对他们。看不到未来而又实在对不起家人。
据有关报道,半年多前,因为“给硕士导师写了点东西,博导知道后,专门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他”。 他就一个人徒步走到20多公里外的秦岭山区,几次尝试自杀没有成功。这次并非第一次轻生。有人猜想杨宝德很有可能早就有焦虑症或抑郁症了,遗憾的是没人发现,就连和他最亲近的女友、导师。因为他木讷,不爱说话。有什么事情总是藏在自己的心里。一些坎,他都强咬着牙过去了,而有些坎,他实在过不去了。
在女友看来,周教授这些无聊的琐碎是压迫杨宝德的重要原因,导致他不能安心研究,拉下功课,最后走向死亡。她的责任不可推卸,博士生跟你两年不出成果,尽让他干些无聊的事,不了解自己的学生身心状况,他拿什么毕业、拿什么安身立命啊?饱女不知饿汉饥。
贫穷、自卑,导致他的木讷,不善言辞,不懂拒绝。换一个导师杨宝德做不到,放弃博士的学位又不能,最终他只能选择死亡以解脱。遗憾的是关键时候也没有人能帮他走出苦闷、抑郁,所有的苦痛都是他一个人承受。
如果这两年在周教授的指导下科研成绩很好或许也不会有悲剧发生。但潜规则下的病态师生关系,一些生活琐事找他是他不能安心科研,把学生变成了自己的家仆,甚至干涉杨的生活。这实在不是一个博导所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周老师既学高又身正,学生会乐此不疲地为你效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曾几次尝试自杀,都没有成功,后在圣诞节当晚,结束了自己29岁的生命。有谁能体会到这么长时间里他的痛苦?诸多事实表明,他们的关系远远超过了师生的平等关系,周最大的过错是自己没有把教学和与学生相处的关系区别开来,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疏导教育工作。这个博士生导师确实也有该反思的地方。
西安交通大学回应相关报道称,杨宝德的博士生导师周筠确实存在让学生到家里打扫卫生、陪同超市购物、洗车等行为。校方已对周筠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对于因她的一方面原因而失去的风华正茂的生命仅“严肃批评教育”和“取消招生资格”的处理决定,还有8万元的帮扶金,就结束这件事,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潜规则吧。
寒门博士的悲剧大概到此落幕,一个29岁的青年学子就此陨落。博士生导师也得到了一些处置。学校也拿出8万元的帮扶金,看起来事情就此了结了。愿逝者安息,天堂没有痛苦。